时间:2023-02-06 12:23:35 | 浏览:954
在中国,提起时装设计,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那个叫做皮尔·卡丹的法国人——他是文革之后第一个进入中国举办时装表演的西方设计师。但中国的时装设计却远远比这个时间要来的早。事实上,中国人很早就有时装的概念了。古时对此的说法为“时世装”。唐朝就有不少描写时世装的诗歌作品。让我们慢慢讲述古往今来,中国的“时装”。
@洛梅笙 自由撰稿人
尤其关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与西方时装史
挚爱明朝及民国服饰
以及新艺术主义和Art Deco风格
1979年,皮尔卡丹在北京举行的首次时装秀,当时参加看秀的人,必须经过严格政治背景审查。大家全程面色肃穆,和今天我们所经历的热闹优雅的时装秀气氛截然不同。
中国称得上全世界在服装上较早完成制度性与时装性区别并立的国家,但这一点几乎被当代的国人误会了,要么认为中国古代在服装上是一个死水微澜的世界,要么把古人想象成一群自由浪漫想啥穿啥天马行空的异次元。但古人确实对时装有一种超乎寻常的不信任,比如他们会把许多流行称之为“服妖”(即不正常的服饰),尤其是某些不好的事件发生的时候,就会把原因归咎为大家流行了什么“服妖”而引发了不详。
早在二十世纪的头个十年,就有许多画家开始画时装美人。虽然这些形式的确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女装流行,但直到二十年代,大家才开始真正有意识地将它当成一种单独的存在,而不只是美术作品的附庸。当然,也有人表示看不懂,说这些画家转了行或兼职当服装设计师,不过是“买些东西洋的时新标本”进行揣摩,然后弄得女性奇装异服。但这些早期的服装设计师,的确是给所谓的“中国设计”上了一课,因为他们所设计的,常常并非单纯的洋装,而是带有西方元素的中国流行。
1911年,大汉报女主笔张昭汉,梳东洋髻,穿洋服
1914年的知识女性装扮,相比于妓女伶人的珠光宝器,她们更崇尚朴素雅洁的风格,这一点似乎在今天也是一样
旦杜宇和陈映霞是最早吃螃蟹的人。当时他们开始在《图画周刊》上发表时装画,其它报刊如《申报》、《北洋画报》、《良友》等也紧随其上。这些人对服装的重点即改良中装,使它看上去既撷取西洋元素的优点,又可以保留中式特色。这些服装款式随即以报纸、杂志以及广告(月份牌,火花)等形式向外扩散。
1926年 《图画时报》中展示的夏装
陈映霞在二十年代早期的时装插画
1927年《北洋画报》上的时装插画
杭稺英在二十年代末创作的月份牌中的时装,带有明显的西方新兴的立裁的特征
这些服装设计,首先会将一些西方元素带进中式服装。最明显的,如20年代早期的领子——竖领不再是唯一的选择,西方的圆领、方领、海军领等,都出现在了这些新装之上。又或者像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的一类晚装旗袍,借鉴了当时西方流行的大裙摆的款式,把裙子的部分设计成了百褶式样。
1921年的一张月份牌上,穿方口领袄裙的女性
1923年 陈映霞所绘时装插画中身穿水手领袄裙的时髦女性
20年代晚期,上海先施公司时装新刊中发布的新式女装
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 身穿时装旗袍裙的女画家关紫半,裙子用细纱做百褶
还有一类新装,则明显受到当时ART DECO风格流行的影响,开始在衣服上出现许多ART DECO的标志性符号。比如,太阳的放射性图案,还有重复式的条纹或块状物,这些事实上都是与早期的工业革命有关的。阳光代表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重复的条纹或几何纹则代表机械性。
二十年代末,旗袍一边带有放射性的图案
二十年代末先施公司《时装新刊》的时装画上的ART DECO图案
ART DECO的另一特征是异国文化元素,这也给当时的中式时装带来很大的设计空间。但当时在时装设计中加入中式元素是为了让服装显得更时尚,而非像今天这样,为了显得更传统。比如当时大量使用的云头、江牙海水、龙纹、水墨等等,这些都是已经被民国第一代设计师玩滥的梗而已。
二十年代香烟广告画上的女子穿着,同样借鉴了ART DECO异国文化元素的设计,使用了大量的云头纹
1927年《良友》中的时装画冬装,带皮草出锋的龙纹刺绣斗篷。这种唯美而时尚的时装描绘,和今天的日本漫画如出一辙。
到了三十年代,服装也开始转向了修长与苗条,这同样是紧随西方的流行趋势。可以说,民国的时装设计,是在中国建立了另一个以西方时尚为基础的某种独立的世界。当时的整个文化气围也造就了它生动活泼的一面,这是中国与日本非常不同的地方(日本的时装和传统服装始终是两个独立的体系)。这种改良,好的地方当然是创造了某种独一无二的中国设计,坏的是由于对西方的过度依赖,导致在西方时尚于60年代的颠覆性多元化革命后,由于政治文化的各种因素,再也无法获得稳定的养份,最终走向崩塌。 到了三十年代,服装也开始转向了修长与苗条,这同样是紧随西方的流行趋势。可以说,民国的时装设计,是在中国建立了另一个以西方时尚为基础的某种独立的世界。当时的整个文化气围也造就了它生动活泼的一面,这是中国与日本非常不同的地方(日本的时装和传统服装始终是两个独立的体系)。这种改良,好的地方当然是创造了某种独一无二的中国设计,坏的是由于对西方的过度依赖,导致在西方时尚于60年代的颠覆性多元化革命后,由于政治文化的各种因素,再也无法获得稳定的养份,最终走向崩塌。
1931年 《良友》时装画
30年代中期 《图画晨报》时装画中的窄瘦旗袍和冬装大衣
在中国,提起时装设计,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那个叫做皮尔·卡丹的法国人——他是文革之后第一个进入中国举办时装表演的西方设计师。但中国的时装设计却远远比这个时间要来的早。事实上,中国人很早就有时装的概念了。古时对此的说法为“时世装”。唐朝就
11月14日下午,第二十六届“润华奖”服装设计大赛暨凌迪style3D·2022江服时装艺术周颁奖典礼在江西服装学院图书馆表演厅圆满落幕。本届“润华奖”服装设计大赛以“红·尚”为主题,“红”意味着立足于江西这片红色热土,时尚产业的发展将与祖
歌剧《图兰朵》讲述的是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作者普契尼终其一生都没到过中国,更谈不上了解中国,在全无历史背景的情况下,服饰自然天马行空。比如1961年Cecil Beaton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Birgit Nilsson设计的图兰朵戏
华夏几千年来衣着华夏。中国传统服饰有多丰富?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享受千年华服之旅吧。华服 - 史前至商周时期回望数万年前,人类学会了用骨针缝制衣服。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也许是受到制作绳索和竹篮的启发,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中国祖先开始用植物纤
中国是礼仪之邦,服饰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如华夏的内涵就包含了华美服饰的意思。如古代中华文明起源黄帝就是“垂衣裳而天下治”。中国服饰的基础主要从先秦,中国后世服装的众多形制均在先秦时才逐步产生和固定下来,如比较完善的有上衣下裳的冕服制及连体式
据韩联社首尔8月29日报道,韩国文化遗产厅的官员当天表示,由于时尚杂志在前总统官邸青瓦台拍摄的照片引发批评,意大利奢侈品牌古驰取消了原定在首尔一处朝鲜王朝王宫举行的时装秀。报道称,古驰经与韩国文化遗产厅协商,原计划于11月1日在朝鲜王朝时代
【中国,上海】无惧未知世界,探索多元无边。斯凯奇于2021年4月12日在新天地太平湖公园为观众带来一场身临“奇”境的多维立体奇幻大秀,带着新一季的奇思妙想向未知的世界发起挑战,步履不止,共同探索属于斯凯奇的大自然美妙之旅。木子洋、何洛洛、王
(外代二线)巴黎时装周:路易威登品牌时装秀10月5日,模特在法国巴黎时装周上展示路易威登品牌2022春夏女装成衣新品。 新华社/西霸10月5日,模特在法国巴黎时装周上展示路易威登品牌2022春夏女装成衣新品。 新华社/西霸10月5日,模特在
(外代二线)巴黎时装周——迪奥时装秀7月5日,模特在法国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上展示迪奥品牌2021/2022秋冬新品。 新华社/欧新7月5日,模特在法国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上展示迪奥品牌2021/2022秋冬新品。 新华社/欧新7月5日,模特在
1月22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高级定制时装周上,模特展示阿玛尼(Armani Prive)品牌2019春夏高级定制时装。 新华社发(皮耶罗·比亚西翁摄)
《礼记》有云,天子九鼎,诸侯次之。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各个阶层之间制度之森严。从衣食住行,到礼器仪仗,无一不在阶层之间划下了铮然的分界线。礼不可废,制不可逾,是古代深入人心的规矩,因此,古代服饰在封建礼法的压迫下产生了区别。这种层级森严的等
来源:人民健康网一所高校自主设计的学位服袍身效果图。 设计:赵偲汝吴海燕丝绸服装设计《富春山居图》系列之一。作品以元代黄公望中国画《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分离300多载后重新合璧为主题,用中国服饰演绎两岸“同根同源”的深邃内
最近,抖音电商服饰行业在春夏上新之际出了一份洋洋洒洒五十多页的“2022抖音电商十大潮流生活趋势报告”,这原来是各大时尚杂志的选题范畴,但在时尚话语权转移的当下,趋势预测变成了从电商平台向品牌商家的传递。基于超6亿的抖音日活用户数据,抖音电
(观察者网讯)从快消、餐饮、科技公司,到医疗,再到以戛纳电影节为首的艺术领域……果然,巴黎时装周也下场了。 据美国《纽约邮报》8日报道,巴黎时装周当天闭幕,俄罗斯知名时装设计师瓦伦丁·尤达什金(Valentin Yudashkin)的设计成
对于处在时尚圈金字塔尖的设计师而言,他们已经无需追逐潮流来使的自己变得更时髦,毕竟他们就是制造潮流的一拨人。快来解锁他们的私家衣橱,顺便猜一下他们到底在想什么!一场秀的终极高潮通常被大众定义在谢幕时刻——模特鱼贯而入,所有精彩设计悉数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