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6 12:56:09 | 浏览:648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2022年来,受疫情影响,服装行业面临销量下滑、存货积压、物流受阻等多重问题,实体服装店铺销量承压,电商平台30天至45天的超长预售期更是成为常态。
疫情下,相关上市公司一季度表现分化明显,有公司实现营利双收,也有公司连续多年亏损。大部分企业和品牌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加大力度开拓直播、小程序、微商、社群等社交零售新渠道,实现渠道多平台优势互补。
一季度纺织行业承压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近日介绍了2022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他表示,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33亿元,同比下降3.5%,环比下降1.93%。服装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遭遇卡点堵点、国内外市场预期转弱等阶段性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纺织行业部分运行指标发生波动,经济运行逐步承压。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纺织业、化纤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8.2%和84.2%,分别低于上年同期0.1和2.9个百分点。一季度,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15.4个百分点。产业链九成以上环节生产实现正增长,纺织业、化纤业和服装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2%、2.4%和8.7%。利润续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纺织、食品制造、烟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4.0%、13.3%、9.4%。
此外,受国内疫情影响,多地采取强化封控措施,居民出行和消费活动受到抑制,部分纺织服装交易市场暂时关闭,内销市场出现2021年以来的首次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全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减少0.9%,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55.1个百分点。纺织服装线上消费保持微幅增长,一季度全国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0.9%,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38.7个百分点。
线上超长预售普遍
服装行业受疫情影响明显
“发货太慢了!”“你们是从种棉花开始吗?” 近期,网红店铺女装超长预售期引起了消费者的集体吐槽。据悉,目前在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服装30天至45天的预售期随处可见,不少网友吐槽“明明买的春装,收到都夏天了。”
消费者小唐的情况更为夸张,她告诉记者,自己去年九月份在某网店下单的一条连衣裙,至今仍然没有发货,期间她多次联系店铺客服,没有得到任何回复。一些社交平台上,关于收货日期超长的相关话题浏览量已超千万。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疫情频发与扩散对服装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不少网络店铺发货时间无法确定,而服装存货积压也是服装行业面临的高风险之一,因此,许多线上服装店都采取超长预售的方式来减少库存积压的风险。小型店铺生存难,大型企业现状如何?
歌力思是一家定位为高级时装品牌的服装上市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国内疫情形势严峻,深圳与上海影响最大。歌力思董秘王薇告诉记者,得益于之前门店积累的VIP客户,疫情无法开业期间公司迅速通过社群运营的方式促进销售,此外线上各电商平台也在积极发力,因此在一季度表现不错。
李小姐是某大型服装品牌区域经理,她所从事的公司品牌风格深受年轻人喜爱。她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公司在全国的服装销量呈明显的负增长趋势,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无法送货,线上销售不如以往乐观,而线下消费者的冲动性明显减少,变得更加理性。“销量下滑,导致我们库存压力也很大,现在我们也在积极地利用一些社交平台来增加销量。”李小姐表示。
另一家服装公司区域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我们销量下滑严重,虽然积极在拓展线上渠道,但是存货压力依然很大。”该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市场重点放在上海,自疫情以来,上海地区线下门店关停,快递也无法送达,导致春装库存难以消化。
中国服装协会指出,对品牌企业来说,原本3、4月份举办的订货会面临延期或取消,部分地区的实体门店陆续关店,全国大部分城市的商场、购物中心、步行街客流减少。实体渠道遭受巨大冲击的同时,线上营销也由于物流受阻无法正常收发货,导致消费意愿加剧下降,造成春款产品严重滞销,库存压力加大。
上市公司表现分化明显
疫情反复,限制了消费者的购买欲。不过从数据上看,虽然消费疲软导致众多品牌服饰公司销售低于预期,但相关上市公司公司整体仍是呈现盈利趋势。据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度,国内62家品牌鞋服、家纺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56.03亿元,与上年同期的2394.96亿元相比增加161.07亿元,合计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08.91亿元,与上年同期的298.55亿元相比,微幅增加10.36亿元。
中银国际证券指出,2022Q1中高端女装行业线下提质增效,线上持续投入,拉动业绩稳健增长,其中歌力思表现较好,2021 年取得20.42%同比增长。此外,中高端男装整体恢复较好,其中报喜鸟、比音勒芬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0.16%、16.31%,细分领域成长性高。
歌力思2022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实现逆势突破,同比增长17.2%,公司旗下五大品牌收入均同比有所增长,不过,由于直营店铺数量同比21年同期明显增加,疫情期间刚性费用较大等原因,公司2022年一季度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4922万元,同比下滑45%。
报喜鸟2021Q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双增长,公告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约11.57亿元,同比增加16.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06亿元,同比增加13.72%。
不过,服装行业一季度表现分化明显。连续亏损三年的美邦服饰已经跌到退市边缘,美邦服饰2022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4.7亿元,同比下降41.1%;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下降227.76%。2021年公司关停直营门店119家、加盟门店599家。今年3月,美邦位于上海南京东路的超大旗舰店正式停业。
而曾经被誉为“女装之王”的拉夏贝尔,已于4月22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2021年,拉夏贝尔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连续四年亏损,分别亏损1.6亿元、21.66亿元、18.4亿元、8.21亿元,累计亏损49.87亿元。
编辑:叶舒筠
a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17日收盘,在已披露2022年半年报的618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86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社保基金身影,合计持股数量1816亿股,以2022年二季度末收盘价计算,合计持股市值34564亿元。
极目新闻记者宋清影实习生杨杏楠据美联社报道,8月17日,因为区域市场从中国和美国经济中看出强劲的增长迹象,亚洲股市大多走高。东京一家证券公司前(来源:美联社)日本、中国和澳大利亚股市早盘上涨。日本基准日经225指数早盘上涨08%至2910133点,自1月6日以来首次突破29000点关口。
澎湃财讯8月16日晚间,中南建设(000961.SZ)发布公告,近日收到控股股东中南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城投”)通知,获悉因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纠纷,其持有部分公司股份被金融机构违反约定擅自处置,2022年8月15日-8月16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及大宗交易方式被动减持2846.92万股,占公司总股份数的0.74%。
本报记者楚丽君随着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报披露步伐的加快,具有“聪明钱”之称的QFII的投资动向也逐渐浮现。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8月17日收盘,有618家A股上市公司率先披露了2022年半年报,其中,有103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QFII的身影。
截至2022年8月16日,电力投资公司累计减持涪陵电力3419.93万股,累计成交金额4.48亿元,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4.10%。本次出售涪陵电力股份在扣除成本及相关税费后,预计影响公司2022年度净利润约-9718万元(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24%),实际实现净利润7296万元。
格隆汇8月17日丨三花智控(002050.SZ)公布,公司于2022年8月17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花控股”)、股东浙江三花绿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三花绿能”)及实际控制人张亚波《关于不主动减持公司股票的承诺函》,具体内容公告如下: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三花控股、三花绿能及张亚波承诺:自2022年8月18日起十八个月内不主动减持公司股票。
齐鲁华信8月16日公告,自2022年7月18日至2022年8月12日,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均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已触发公司稳定股价预案。公司将在10个交易日内召开董事会审议回购股份的方案并公告稳定股价的具体措施。
智通财经APP讯,三花智控(002050.SZ)发布公告,公司于8月17日收到控股股东三花控股、股东三花绿能及实际控制人张亚波《关于不主动减持公司股票的承诺函》,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三花控股、三花绿能及张亚波承诺:自2022年8月18日起十八个月内不主动减持公司股票。
格隆汇8月17日丨今世缘(603369.SH)公布,2022年8月17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今世缘集团有限公司转发的涟水县财政局(国资办)(“涟水县国资办”)《关于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批复》(涟国资〔2022〕18号),根据淮安市财政局、淮安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淮安市国资委”)《关于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批复》(淮财企考〔2022〕16号),淮安市国资委、涟水县国资办原则同意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在投资的过程中,买股票其实就是买企业,但企业的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面对这种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要不断提高意识且尽量规避,这就要求投资者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安全边际。遇到大牛股也拿不住,涨个50%就获利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