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举行服饰通史展揭秘古人从先秦到清代的着装变化

时间:2023-02-06 12:34:26 | 浏览:39

新京报讯(记者 张畅)服饰不仅是人民生活的必要用品,有“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遮羞耻”的实用功能,也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分尊卑,别贵贱,辨亲疏”的文化功能。2月6日,“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地点在北18展厅,展期

新京报讯(记者 张畅)服饰不仅是人民生活的必要用品,有“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遮羞耻”的实用功能,也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分尊卑,别贵贱,辨亲疏”的文化功能。2月6日,“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地点在北18展厅,展期拟定为一年。

通过玉石器、陶俑、服装、书画作品等130件(套)文物,展览较为概括地阐释了我国服饰史上发生的三次重大变革;同时,借助大量线图和15尊不同时代的服饰复原人像,展览力求完整呈现中国古代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

观众在看首次展出的明代岐阳王世家文物的人物肖像画 图/浦峰

从胡服骑射到改着满服 系统展现中国服饰史三次变革

此次展览是国家博物馆首个服饰通史类展览,以孙机先生等国博学者数十年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托,按历史时期分为“先秦服饰”“秦汉魏晋南北朝服饰”“隋唐五代服饰”“宋辽金西夏元服饰”“明代服饰”“清代服饰”六个部分。

展出文物近130件(套),类型涵盖玉石器、骨器、陶俑、服装、金银配饰和书画作品等,配以40余件(套)辅助展品、约170幅图片和多媒体设施,系统性、学术性、知识性很强,不仅生动描绘了中国古代服饰审美取向和穿着场景,而且系统展示中国古代服饰的衍变历程,深入阐释了服饰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

整体来看,“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全面系统地回顾了我国各历史时期的主要服饰形制及其背后所包含的服饰文化,较为概括地阐释了我国服饰史上发生的三次重大变革:

新石器时代华夏族上衣下裳、束发为髻是我国服饰演变之原点;战国时期发生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标志、深衣流行为结果的第一次服饰大变革;从南北朝到唐代,我国服饰由汉魏时的单一系统,变成华夏、鲜卑两个来源之复合系统,由单轨制变为双轨制,这是我国服饰史上第二次大变革;到清代,男子改着满族服饰,华夏传统服制断档,是为我国服饰史上第三次大变革。

接受媒体采访时,此次展览策展人之一、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孙机先生表示,现在各种历史绘画、电影、电视剧,是想通过表现某个历史人物,来唤起观众的爱国之情,但有些电视剧里,人物的服装能相差好几千年,比如张三穿的是先秦的衣服,李四穿的却是明朝的衣服,给观众留下的记忆非常混乱。

“我们不能要求这些文艺创作者去研究服装史,因为这是很复杂的事情,但又希望他做得比较符合史实,就只能通过博物馆、通过历史展览来提供一个基本的轮廓。或许今后某一天,某位创作者想拍一个什么剧,就可以过来看一看,这里的服饰不一定和他想象中的主角的服饰一模一样,不过可以提供一个大致的印象,多多少少也是一种帮助。”

展厅使用了许多着装复原人像展示古代服饰。

数十件馆藏一级品亮相 包括极少展出的《中兴四将图》

除了直接表现古代服饰形制的实物,此次展览还绘制了大量线图、制作了15尊不同时代的服饰复原人像,力求完整呈现中国古代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充分展示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灿烂成就,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立体版的中国古代服饰简史。

在一尊东汉文官着装复原人像前,孙机先生介绍了当时男性常用的头戴装饰物——“冠”和“帻”。

“中国古代的服饰讲究上衣下裳、束发右衽,所谓束发,就是在头顶上梳一个发髻,然后在发髻上套一个罩,这个罩侧面是镂空的,这就是冠。注意,这个复原人像不仅戴了冠,冠下面还有帻。帻,原本是士以下阶层,不够资格带冠的普通劳动者才会戴的。不过到了西汉王莽篡位的时候,据史书说,王莽是个秃头,没有头发就没法梳发髻,冠就没有地方去依靠,所以他就先戴帻、再戴冠,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的进贤冠,一直延续下去,成了上层人士的头戴装饰物。”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的展品中,还有数十件馆藏一级品,包含极少展出的宋《中兴四将图》、明益庄王妃首饰、定陵出土首饰,清《皇朝礼器图》、康熙帝朝服等。其中5件明代岐阳王世家文物(《陇西恭献王李贞像》《孝亲曹国长公主像》《赠南京锦衣卫指挥使李佑像》《太保袭临淮侯李言恭像》和《临淮侯夫人史氏像》)在古代服饰史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均为首次展出。

国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在展品选择上,以说清问题为前提,不拘于运用文物本体,综合使用文物、文物仿制品、复原人像新媒体等展示媒介和方法,力图以直观、简介的方式为广大观众清楚地呈现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大脉络;在大章节中设置多个小专题,以严谨科学的文字结合示意图表等内容为专业观众阐述说明服饰史中包含的若干细节问题。

展厅使用硅胶胸像展示的清代服饰。

新京报记者 张畅 摄影记者 浦峰

相关资讯

股市风向标变了?吃药喝酒将不复存在,光伏能源再次领涨两市

梦若神机(49万)粉丝:下午有望反转,持股不动凸教授归来(53.3万)粉丝:震荡回调不惧,坚定看涨来自股市的猩猩(54.9万)粉丝:权重股明显下跌,可能震仓洗盘股侠钟超(68.8万)粉丝:未收评稀豹(39万)粉丝:下午或收中阳线看反弹以上就是大V们的个人看法,可以说明大盘的高位线始终没有明显突破的进展,似乎还在进行震荡平稳走势,尽管金融券商或者新能源等相继几日的暴涨依然没有上升,主力资金可能在进行压制目的就是困惑散户,等散户们觉得无望大涨了再进行拉高。

吹响冲锋号,牛市旗手异动,短线变盘要来了

大盘分析指数意外的连续走强,昨天领涨的创业板全天再涨17%,收盘成功突破30日线阻力。明天市场要震荡开始争夺3300这个压力位了,接下来就是看成交量以及券商能否继续发力。如果能突破的话,那接下来一段时间还会走出反弹行情,如果不行的话,估计就是回调了,不过也顶多是回踩后再反弹,最终的都是反弹,只是过程要曲折点罢了。

权益投资最多占30%,万亿“固收+”迎来大变局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固收”基金(按过去的计算方式,包括混合型一级债、混合型二级债、偏债混合型基金、可转债基金)的合计规模近25万亿元,而在2019年底,这一数字还不足万亿。其中,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就是这类产品最常见的基金类型。

阎焱:大变局下投资考虑的首要因素是风控而非回报

作为资深投资人,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表示,大变局下投资应该考虑的首要因素是风控,而不是回报,投资人需要降低投资回报的预期,把目光聚焦至从0到1的颠覆性原创技术。在我看来,风险投资的周期和宏观经济的周期不是一致的。

想变富,转思路:普通人致富的5大“生财秘诀”,助你告别贫穷

想变富,转思路:普通人致富的5大“生财秘诀”,助你告别贫穷当下这个时代,相信绝大部分的人感受就是钱难赚、钱不够用、钱不经花。说白了,作为普通人,要想变富首先必须改变思路。第五条:结交富人要想成为有钱人,就得靠近他们,把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搬到自己身上来。

茅台的“高空加油”式变革

加了约2%的53度飞天茅台酒的78g装茅台冰淇淋,售价59-66元,是茅台有史以来首次以“茅台”命名的非酒类食品产品。与微不足道的利润相比,茅台真正看中的是这些吃冰淇淋的年轻人。“i茅台”的运营模式,将经销商纳入整个服务流程,然后缩短渠道距离实现成本优化,提升代理渠道端的利润,还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渠道掌控力,与消费者展开更直接的互动交流。

茅台变了

8月3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茅台”)(600519)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617亿元,同比提升1738%;从废除拆箱令到推出12箱装产品,从“i茅台”APP研发上线到茅台冰淇淋点燃夏日,在丁雄军接任近一年的时间里,稳价、年轻化两手抓。

茅台销售渠道生变,给茅台今后带来什么策略?

茅台转变经营模式顺应了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让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成为现在人们热议的话题。而在2021年半年报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变量”:国内经销商为2096家,新增62家,减少12家,累计增加50。

茅台有没有崩掉的可能?它变了吗?

白酒的特质,越陈越香。酱香酒更是如此。大量茅台酒被储存下来,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市场上的酒越来越多。所以,归根结底,茅台虚高不虚高,在于利润能不能翻番甚至翻两番。你没看到的是,茅台以价格违规等理由,已经砍掉超过三分之一经销商了,省出来的这三分之一的份额。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九次主任会议

会议决定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于8月23日至25日举行。主任会议建议,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南宁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草案、邕江两岸滨水区域条例草案;主任会议建议,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我市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户外露营地官网今日邢台三只松鼠资讯网谷歌搜索百度推广网辽宁旅游网曲靖新闻头条网洛杉矶旅游攻略成龙影迷网猫粮品牌网防晒衣品牌网乒乓球运动网微波炉品牌大全网虚拟现实技术网代驾平台资讯网太阳镜品牌网
服装设计网-国外服装打版软件、服装设计师培训学校、零基础服装设计培训班、成人服装设计培训机构、高级礼仪培训师资格证、形象搭配师、高级形象管理师、国际形象管理师资格证书、服装设计作品集、服装商标大全网。
服装设计网 shizihong.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