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6 12:32:43 | 浏览:647
现代汉服
黄帝,尧,舜“垂衣冠而天下治”。《礼记<冠义>》中有“冠者,礼之始也”,“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中国衣冠,展现的是章服之美,体现了礼制,展示了含蓄与奔放交融的中国精神。
春秋战国以前,衣裳是严格分开。上衣下裳,穿着极为繁复。在春秋战国之交,一种更为简洁的服装——深衣,开始流行。深衣将以前上衣下裳的穿着样式变为衣裳相连的穿着样式。深衣将独立的上衣下裳合二为一。《礼记<深衣>》中记载:“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仅诎之及肘。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制:是有二副以应十有二月。”
深衣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袖根宽大,袖口收怯,象征天道圆缺;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用布十二辐,象征一年十二个月;下摆平齐,象征权衡。
都江堰文庙中的深衣
深衣穿着要合礼制。如果父母和祖父母建在,可以用带有五彩花纹的布来镶边;如果只有父母健在,就用青布镶边;若三十以下失去父亲,只能用白布镶边。一切以孝为标准,总体上以素雅为好。
随着历史的发展,深衣渐渐失传。至宋朝,深衣具体的形制已不可考,基本处于失传状态。朱熹为了复兴儒学,宣传理学,礼教,朱熹对《礼记》中《深衣》篇的解读,加以创造性的改变,创造出直领对襟,穿为交领,黑缘,十二梯形辐的“朱子深衣”。“朱子深衣”以黑白为色,有衣缘而无纹饰,一律用黑缘,看上去的素雅庄重。朱子深衣配以丝绦,大带,冠以博帽,体现出一种儒雅,庄重的儒士风度。
朱子深衣
可以说身穿深衣,既为身穿礼仪。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制治国,以礼治天下。服饰作为一种礼的载体形成一套专有的体制流传下来。
深衣由于其便于穿戴所以常常出现于各种场合,各种礼仪场合也少不了深衣的踪影。因此也形成了一套与穿着深衣相配套的礼仪制度。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在《容经》中系统的讲述了西汉时穿着深衣时的行止和跪拜礼仪。如跪之法,跪之时,身体微向前躬曲,挥动右手跪下,进而左手站起来,手挥动的幅度各自遵从各自的规矩;拜之道。身体向前倾折,如遇喜事,则左手在上,如遇凶事,则右手在上,背脊和后颈的形状要像屋脊那样;行之则,行走时要微微俯身,不可甩动大臂,肩膀要平,不可忽上忽下,身体正直。
深衣分直裾曲裾,后又出现了襜褕的深衣。但相对于直裾与曲裾,襜褕并不是一种适合穿着于正式场合的深衣,它的出现好像与礼制格格不入,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穿着襜褕在上层社会被视为无礼,皇帝也曾下令禁止将襜褕穿入朝堂。有皇亲国戚仅仅是将这以流行与市井的襜褕穿进朝堂而丢了爵位。襜褕直至西汉中期仍被视为无礼的服饰,而晚至东汉初年,襜褕就成了男子的流行服饰,能够登入大雅之堂。
深衣形制称为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奠基样式。
秦初“兼收六国车旗服御”。男女服都是交领右衽,衣袖较窄,衣缘及腰带多为彩治装饰,花纹精致。士兵衣长齐膝,左右两襟为对称直裾式,皆可掩于背侧,两襟下脚如燕尾,保持深衣的基本形制。两汉时期,仍旧保持深衣形制,只是有些许的变化,如衣辐加大,形成“褒衣大袑”的风格,腰间束带。至东汉时期,通裁的袍服形成风气。
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服饰
魏初,曹丕定九品中正制,以服饰颜色来显示等级,这一做法为后代所沿用,直至元明,并为清补服制度提供了思路。由魏而晋,礼制难以实行,政权更迭,经济贫乏,宽衣博带成为风气。随着民族融合,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也逐渐和汉族的传统的服装不断融合。如北魏时期,朝服有明显的民族融合的风格。大臣上朝穿着汉族传统的宽衣大袖,外披少数民族的披风,头戴挡风皮帽。
隋唐时期,国家又一次统一,社会总体来说比较稳定,经济文化繁荣。隋唐统治者都曾在前朝的基础上改革舆服制度。天子,百官的服饰皆以颜色区分,以花纹表示官阶。隋朝朝服尚赤,戎服尚黄,常服杂色。唐代以柘黄色最为高贵,红紫,蓝绿,黑褐等而下之,白色没有地位。
唐懿德太子墓壁画中的男性服饰
男子官服,一般头戴乌纱幞头,身穿圆领窄袖袍衫,衣长过膝而高于踝,齐膝处有一横襕,这一横襕是深衣的遗存;腰系红鞓带,足蹬乌皮六合靴。无官的地主阶级隐士,野老,喜穿高领宽缘的直缀,以效仿宽衣大袖深衣的古风。普通百姓则短褐穿揭。女性风行襦裙,贵族妇女内穿大袖衣,外再披一件小袖衣,讲究金缕蹙绣,后贵族妇女又喜穿阔大拖沓的大袖衫,袖宽过四尺,长裙拖地四五寸。
宋代官服依据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大袖袍服,平翅乌纱。宋沿袭了唐代章服的佩鱼制度,穿紫,绯的官员在腰间配鱼袋,带内装有金,银,铜制成的鱼,用以区别品级。以“方心曲领”为宋朝朝服的特征。宋代官员的便服依旧承袭唐式,小袖圆领衫,软翅幞头,不再穿唐时的乌皮靴,而改穿便鞋。平民则捋袖敞襟,系带裹腿。宋代女装讲求瘦长,喜穿褙子,喜用珍珠。
元代则以蒙古服饰为主,交领左衽,戴四方瓦楞帽,下层多穿腰间多褶的辫线袄子,戴笠子帽。
元朝男子服饰
明代极力的去除蒙古服饰的影响,回复汉服。棉布也更为普及。由于明代皇帝姓朱,所以以朱为正色,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黄,紫之外,玄色也在禁色之列。明代官袍近于唐圆领,但尺寸更大,盘领右衽,两侧各多出一块,称为“摆”。明规定,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未入流杂职官于八品一下同。公服花样:一品,大独科花,径五寸;二品,小独科花,径三寸;三品,散答花,无枝叶,径二寸;四品,五品,小杂花纹,径一寸五分;六品,七品,小杂花,径一寸;八品一下无纹。幞头:漆,纱二等,展脚长一尺二寸;杂职官,幞头垂带。后复令展脚。
明蟒袍
用补子显示品级。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一品狮子,二品狮子,三品虎豹,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彪,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明代的普通百姓服装或长或短沿袭传统,品种丰富。
清朝以满族服饰为主,直筒旗装,马褂。清代男子有高领长衫,腰身袖管窄小,外套短褂背心,坎肩,头戴瓜皮小帽,手持“京八寸”小烟管,腰带挂香囊,荷包,耳钳,扇子等等。
女子服装有满汉之分。满族女子穿直通旗装,脚穿花盆底,身穿坎肩,头梳把头,衣襟上角挂金银链饰,耳挖,牙签等精致小物件。汉族女子则沿袭明代,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袖口阔至一尺多,肩上有云肩。汉族女性裹脚而满族女性为天足。满汉服装均不体现腰身。
孝贤纯皇后朝服像
满族服饰袖口的花纹绣在内部,平时袖口卷起露出花纹。马褂袖延长有一块半圆形布面,成马蹄状,称作马蹄袖,平时卷起,在遇见长辈,上级或旗主是打千,叩首,请安时将马蹄袖甩下,以示尊敬。
冬季,皇帝会赐予大臣耳暖,端罩。端罩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能获得,获得端罩的大臣依据品级不同,端罩的材质也不同。一般都是想紫貂皮,黑狐皮等高档皮草制成的套在服装外部的保暖衣套。
晚清近代以来,慈禧太后创制大拉翅,汉族女性则多穿马面裙。
千百年来,有一种民族的情感始终萦绕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儿女们把情感寄托于神明,祖先,寄托于诗词书画,寄托于亭台楼阁,寄托于江河湖海,亦寄托于华夏衣冠。在漫长的历史中,华夏衣冠不断的发展,吸收,融合,终究成为每个华夏子女,炎黄子孙心中的最为不朽的追求与永恒的记忆。
1、《中华遗产》,2017年第11期,12期
2、傅伯星:《大宋衣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3、沈从文:《中国服饰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赵波:《明代袍服研究》,《服饰导刊》2015.9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三木)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毕马威同时对下半年中国经济“三驾马车”的走势做出了判断。毕马威在报告中指出,两方面因素是支撑上半年基建投资持续上升的关键,一是在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和宏观政策应出尽出的政策主基调下,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力度明显靠前,财政支撑基建的取向明显,二是当前专项债项目的储备相对充分,已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共支撑超过238万个项目。
中国最吉利最好听的10个姓氏1、钱。
中国最倒霉的10个姓氏1、吴。
前50名中,东部33席、中部8席、西部5席、东北地区4席;百强市中东部55席、中部24席、西部17席、东北地区4席。其中,南宁市、柳州市上榜。com联系小编微信:14795720335(添加请注明来意)南宁吃喝玩乐游一网打尽微信号:nnslyj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官方微信温馨提示【在看】这样每次推送文章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感谢大家的支持!
不过,真实的南宁可能超乎你的想象,在我看来,它的发展潜力巨大。行走在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里,给人一种身处自然的感觉,这其中的诗情画意,无不令人陶醉。每一个初次来到南宁的人,都会被它的城市面貌所吸引,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在城市建设这一块,南宁领先了广西其他城市不止一步。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端,平均海拔为4米,仅西部松江区有少数残丘,天马山最高,海拔982米。上海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接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
兰州拉面——经过敲打,折叠,拉之后,面条吃起来非常的柔韧有嚼劲。左宗棠鸡肉——很好吃,但很多人都不认识正宗的左宗棠鸡肉,这也是美国人口中的最爱。麻辣小龙虾——从暖和的春天到渐冷。卤鸡块——骨头越多的鸡块吃起来越嫩,这种卤鸡块蘸着酱吃最安逸了。
有哪些让人感觉「惊艳」的中国美食?中国传统美食文化历史悠久,要说是吃,那绝对是中国人最会吃的,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的经典美食,并且丰富多样,其中衍生而来的饮食文化同样是博大精深,比如现在被大家所熟知的八大菜系,还有各种只有
宠物一般都是指狗猫之类的,但还有一些人会独爱一些看起来很害怕又另类的动物,中国允许养的特殊宠物都有哪些呢。中国允许养的特殊宠物有蜜熊、薮猫、刺猬、马达加斯加蟑螂、松狮蜥等。有些动物属于国家保护动物,在办理了相关手续和申请了相关执照后,也是可。
10月11日至13日,为期三天的第24届中国冰淇淋及冷冻食品产业博览会在津举行,吸引来自中国和海外400多家企业和近万名专业客户参加这一行业盛。中新网天津10月13日电 (记者 张道正)随着中国疫情防控的巨大成功,中国会展经济正呈现勃勃生机。